“秋膘”容易贴出“三高”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125
  • 来源: 我要飞吧减肥网

俗话说:“秋冬进补,来年打虎”。立秋将至,早晚渐凉,按照“贴秋膘”的习俗,白切肉、红焖肉、炖羊肉、炖鸡开始活跃在大家的餐桌上,但是殊不知这样的“乱补”“错补”不仅容易发胖,还会导致血压、血糖、血脂异常。“秋膘”为啥会贴出“三高”来?立秋到底该不该进补,饮食上又该注意什么呢?

  为什么“秋膘”容易贴出“三高”?

  苦夏环境消失

  秋补的习俗产生与古代生活状况相关。古时物质条件普遍较低,防暑降温设备少,夏天常常热得没有食欲,消瘦乏力。立秋后饮食需要增加“油水”,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。如今食物品类丰富,防暑措施多,越来越多的人营养过剩,过度进补反而会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。

  天气转凉刺激血管收缩

  天气变凉,使得血管受到刺激而发生收缩,导致血压上升,此时如果饮食不注意则会增加血管的负担。另外,立秋后出汗减少,人体内津液增多,血管压力增加,容易被“三高”找上门。如果已经是“三高”人群,则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。

  温度适宜让人胃口大开

  秋天天气转凉,肠胃功能加强,人们食欲随之旺盛,容易吃多吃错。

  刚刚立秋湿气仍然很重

  秋已至,暑未消。立秋时节,人体阳气内收,体内的湿气仍然很盛,此时容易湿浊困脾。当脾的功能下降,就不能很好地把吃下的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,营养全身。如果在此时“乱补”,会进一步加重脾的负担,体内的浊气排不出去,湿浊黏腻在血管中,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。

  两类体质特别容易补出问题

  脾虚湿盛

  脾虚湿盛的具体表现:神疲乏力、肢体沉重、面色萎黄或苍白、不思饮食、腹胀、大便黏腻、肢体浮肿、恶心呕吐、舌体胖大、舌有齿痕、舌苔白腻。

  阳气内收异常

  立秋开始,万物收敛阳气,人体也是如此。健康人阳气内收是没有表现的,但正气不足时,阳气内收就容易出现一些症状。阳气内收异常的表现有:头晕、耳鸣、口腔溃疡、咽痛、口干、积食等。

  有上述这些症状的不适合“贴秋膘”。

  立秋吃茄子,能降火除燥防“三高”吗?

  民间有“立夏栽茄子,立秋吃茄子”的说法,茄子味甘性寒,具有清热的功效。在这个季节吃茄子有一定的降“火气”、除秋燥等作用。

  立秋吃山药,有助于降“三高”吗?

 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元素,具有补脾益肾、益气养阴的作用。山药的升糖指数较低,不属于高油、高热量食物,适宜秋天食用,对“三高”患者友好。山药虽然是药食同源的食物,但不要过于夸大山药的食疗价值。

  立秋后吃南瓜,可以健脾胃、降“三高”?

  南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有增加饱腹感、促进肠胃蠕动,预防便秘的作用。尽管南瓜中的膳食纤维和南瓜多糖可以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,但南瓜中也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糖。糖尿病患者如果大量吃南瓜,尤其在主食不减的情况下,是不适合的。

  立秋后该如何进补,远离“三高”?

  了解自己的体质,需要进补时再进补。一般来说,形体肥胖、脾胃虚弱、容易腹胀、大便不畅的人群不太适合进补。

  要先通再补,避免饮食积滞。

  刮痧是较好的通畅身体气血的方法,比如立秋之后在膻中穴上进行刮痧,可以起到开胸散结、通调脾胃的作用。

  医生提醒:“秋补”并不是盲目地进食大鱼大肉,要根据自身的特点,“补”对症,才能减少冬病的发生,远离“三高”。

猜你喜欢

减肚子最有效的 5 个方法,2个月恢复紧实小蛮腰

为什么腰腹容易堆积赘肉?人体脂肪分布受遗传影响明显,亚洲人更易出现「中心性肥胖」(腰腹脂肪多、四肢较细)。女性更易在臀部和大腿囤积脂肪(雌激素作用),而男性和更年期后女性则倾向

2025-04-18

让你“悄悄长寿,多活30年”的8个好习惯。

真正长寿的人,从不刻意讲究养生,却能够不知不觉活到上百岁。而他们的长寿秘诀,隐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:那些长寿老人拥有的一些好习惯,如果你也能学会,可以多活3

2025-04-18

意外发现了“隔天饿两顿”,掉秤真的太快了!

很多人为了减肥尝试了各种方法,比如,各种水果代餐法、不吃主食等,这些都是比较极端、不科学的方法,容易导致肌肉流失、营养不良,恢复饮食后身材也会快速反弹回来。在减肥路上,小编走过

2025-04-18

爱自己的最好方式:坚持早起跑步!

为什么建议你早起跑步?早起跑步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,坚持晨跑,不仅能塑造好身材,更能从生理、心理、甚至人生状态上彻底改变一个人。但很多人尝试早起跑步却失败,要么起不来,要么跑不动

2025-04-18

减肥,做到这6个戒,8周腰围缩小一圈

想要快速减掉腰腹脂肪,光靠运动还不够,戒掉一些发胖恶习才是关键!减肥做到这6个“戒”,坚持8周,腰围至少缩小5-10cm!1.戒看得见的糖分过多糖分的摄入会直接转化为内脏脂肪堆

2025-04-18